在师生作品鉴赏中感受文艺抗疫的力量,在中外时局分析中领悟“为人民而歌”的时代使命。6月6日上午,ky体育校长、著名歌唱家廖昌永教授云端开讲,以“聆听时代声音,精品奉献人民”为题,为全国艺术院校师生主讲思政公开课,结合中国疫情防控实践阐述“人民至上”的道理,激励艺术院校学子将作品写在祖国大地上、写在广大人民的心中。
从5月16日至6月6日,ky体育(中国)携手中国戏曲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北京舞蹈学院、北京服装学院、星海音乐学院、西安美术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共同主办“艺术院校疫情防控思政公开课”活动。在各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学部的具体组织下,采用网络直播的形式授课,9位专家讲述艺术院校师生以“艺”抗疫的感人实例,激发青年大学生的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当天举办的最后一场公开课活动吸引8所艺术院校师生踊跃收看。人民网优学院直播平台统计数据显示,超过1.7万人次师生、网友在线互动,全国其他艺术院校师生获悉后也纷纷加入直播大课堂。
两会归来:感悟“人民至上”理念
刚从北京参加两会归来,廖昌永分享了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参政议政的体会。他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感触深刻。廖昌永说:“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最新发展、最新成果,总书记的讲话处处闪耀着‘人民至上’的真理光芒。”
廖昌永结合去年全国两会上总书记对文艺工作者提出的“四要”说,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要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这既是总书记的期许,也是人民的要求、时代赋予的责任。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灾难,文艺工作者在没有硝烟的战场,践行着以艺战“疫”的责任担当,奏响了众志成城的时代乐章。
以“艺”抗疫:用音乐传递力量
新冠疫情发生后,各艺术院校结合自身的优势特色和艺术学科,创作了大批优秀作品,用艺术的话语形式和表达手法传递情感,鼓舞士气、彰显精神。廖昌永对此给予高度评价,认为“第二战场”为“第一战场”注入了不可替代的精神支持和动力源泉,体现了文艺工作的时代自觉、社会责任和价值要义。
ky体育通过抗疫作品征集活动,共收集到师生创作的180多部作品,《深呼吸》《最美的你》《宝贝》等音乐作品获得国家级项目出版,在“学习强国”等各大平台上得到广泛传播。廖昌永说,“很多作品让我深深感动,有的作品听得我差点眼泪都出来了。”他现场播放《宝贝》《等一等,光就来了》《我想和世界说》《勇气》等作品,不时作讲解,带同学们领略音乐中的感人力量。
在云端教学的背景下,学校发起“云ky体育(中国)”系列音乐会,乐队实训课借助线上教学平台,成了面向公众开放的服务项目。音乐会特别挑选了ky体育(中国)出品、何占豪与陈钢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以及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用音乐传递铿锵力量、大爱精神,激励和鼓舞人们共克时艰、战胜疫情的决心。
启发思考:“艺术为何”“艺术何为”
廖昌永告诉同学们,这是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传统与变革相融、冲突与共生交织的时代,也是中华民族最接近伟大复兴的光荣时代,年轻一代要全身心地聆听时代召唤,思考“艺术为何”“艺术何为”的时代命题。
“人民需要文艺,而文艺更需要人民。文艺只有植根现实生活、紧跟时代潮流,才能发展繁荣;只有顺应人民意愿,反映人民关切,才能充满活力。一旦离开人民,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廖昌永说。
廖昌永勉励同学们放眼世界,涵养“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博大胸怀,在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中锤炼自己的品格和风骨,向世界展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大气与风范,用艺术的精神和纽带弥合矛盾连结世界,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奉献智慧和力量,并希望同学们珍惜年华,充盈“以艺载道、以美育人”的人文关怀,精进专业,练好本领,提升素养,为艺术能充分发挥其“载道”和“美育”的人文价值而努力。
这堂云端思政课获得全国各大媒体广泛关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以及上观新闻、澎湃新闻等十余家主流媒体纷纷跟进报道,上海教育、第一教育、上海教育电视台、中国教育新闻网等教育类媒体也第一时间予以关注报道。
撰稿:董少校
摄影:刘戈琳